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簡史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簡史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簡史】
 
台灣生技產業從八○年代草創發展以來,
無論是製藥醫材保健品檢測健康相關產業
都已發展得相當成熟,
在疫情尚未平息的當下更是值得眾人多加投以關注,
──那麼,您對生技產業的發展了解多少呢?
原來……
生技產業在台灣的濫觴是為了「防治B肝」,
故政府當時決定以國家資源投入疫苗生產
隨著數十年來政府大力挹注資源,
以及官產學和法人合力幫助之下整個產業逐漸茁壯,
雖然也曾遭逢數次逆境,
但2021年的現在,
正是生技業可以再次逆風高飛的時機。
一起來認識台灣生技是怎麼發展的吧!
 
 
◆1980-1990年期間

台灣生技業起源於1980年代。

已故總統府資政李國鼎當時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看見成立不久的美國藥廠安進(Amgen)靠著治療洗腎患者貧血問題的「紅血球生成素」成功翻紅,發現了生物科技非常具有潛力,因此決定將生物技術列入我國的八大重點科技產業中。

1984年,行政院宣布成立「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後,其主要業務為協助生技業技術移轉,串連上游學術研發與下游業者,相當於工研院協助電子、半導體業的身分。同年成立保生公司」,負責開發國產疫苗,由行政院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交通銀行、中央投資公司、生技中心共同投資,等於算是官方企業,首任董事長是生技中心董事長汪彝定。
 
 
 
◆1980-1990年期間

1989年,社團法人生物產業發展協會 成立,由產官學研界人士共同發起,希望解決產業界資訊來源不足、學界研發和產業脫節、政府法令缺乏有效傳達管道等「生技發展絆腳石」問題。

.
八○年代的台灣是全球B型肝炎的高感染區之一,大概兩成民眾是B肝帶原者,十大死因中的肝癌和肝硬化都和B肝有關,是惡名昭彰的國民病。

當時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如何防治B肝」,為了確保疫苗供應不虞匱乏,而且夠便宜讓大家打得起,政府決定我國不能仰賴進口、必須自製疫苗;一方面,透過自製疫苗,也能讓國內的生物技術得以學習、發展,是「一兼二顧」的作法。
 
◆1990-2000年期間

在凍省與集權中央的政治氛圍下,基因工程疫苗與血漿疫苗成了地方與中央官員對槓的生物武器。

由行政院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交通銀行、中央投資公司、生技中心共同投資,為台灣第一個官方生物科技發展企業保生公司,其旗下的血漿疫苗工廠於1992年2月正式停工;1994年,保生公司宣告解散,成為台灣第一個生物科技公司發展失敗的公司。在台灣內部的政黨鬥爭中,退潮而去。
 
 
◆1990-2000年期間

這段期間只有少數原料藥(指藥品基本成分或化學材料)與一些中草藥的新藥研發業者持續深耕,業界進展緩慢;疫苗工業在政治氛圍影響下更可說是全面停擺。

也因為政治氛圍與政府支持力道大減,這段期間台灣生技產業發展較緩慢,直到生技產業從製藥慢慢往外延伸,開展出醫療器材應用生技健康福祉等相關領域,生技公司的數量才逐漸有了起色。
 
◆2000-2015年期間
 
2000年,經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與賽雷拉公司(Celera Genomics)協調後,由美國總統柯林頓牽著兩個團隊領導人的手,宣布人類基因體計劃完成;次年2月,工作草圖的具體序列資訊、測序所採用的方法以及序列的分析結果被國際人類基因組測序聯盟和塞雷拉基因組的科學家分別公開發表於《自然》與《科學》雜誌。這一重大研究成果直接讓全世界生技產業受惠,生技產業也開始蓬勃發展。
 
 
 
◆2000-2015年期間
  
經過 2003年SARS的洗禮,2005年時國安會把禽流感列為影響國家安全的重要議題,衛生署提出經費新台幣210億元的「因應流感大流行準備計畫」,包括物資儲備、動員防治計畫;以及「流感疫苗自製計畫」。

2007年時,時任中研院院長的翁啟惠推動了「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被業界譽為「台灣正式邁向生技製藥研發」的象徵。

2009年政府推動「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後,以「四大支柱」為主軸:成立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成立生技創投基金、成立生技育成整合中心、成立快速試製中心。
 
◆2000-2015年期間
 
這段期間受到《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等大型政策的助攻,產業表現一路向上衝,這段時間的累積在2015年時衝上高點,生技上市櫃公司市值在年底「破兆」,達到1兆1,538億元。
 
 
◆2015年- 迄今

經濟部《2021生技產業白皮書》指出,生技產業營業額已連續8年成長,2012年為3,590億元,2020年增加至6,011億元,年複合成長率5.89%。

生技產業需要改變,更需要機會,而台灣等到了。無論是因全球疫情帶動的各類預防醫學、保健食品需求;又或者是因為防疫帶動的快篩檢測產品、精準檢測、創新醫材領域;甚至是耕耘多年的製藥、疫苗等,不但都非常具有潛力,而且已經都有了實質的成績。

近40年來走過興衰起伏的生技產業,如今再次因疫情關係,來到了新的關鍵時刻。

期待台灣的生技產業能再創新高峰!